24日-26日,記者走訪蘇州、鎮江10多家骨灰堂和墓園,這些地方嘗試疏堵結合,倒逼人們擯棄墓葬高消費,選擇少花錢少占地的生態葬,為移風易俗、殯葬改革探路。
  入室安葬,不花錢又體面
  24日下午,蘇州市真山安樂園正準備鋪路植綠。30日,這裡將舉辦首批骨灰集體存放儀式,對當地150萬市區戶籍人口開放,還包括繳納一年以上社保的外地人,骨灰格位夠用20年。
  背靠青山、小橋流水、亭台樓閣、綠樹環繞,安樂園就是一座靜謐的蘇州園林。記者在園內遇到市民安開英帶著奶奶辦理申報手續。“起先奶奶不接受,但今天來一看,很滿意,同意身後與已去世爺爺的骨灰盒都安放在這裡。”安開英說,轉了一圈,墓地要四五萬元,這些錢用來孝敬在世的老人,不是更好?
  蘇州市殯管所趙主任介紹,安樂園占地60畝,有3萬穴格位,由政府出資7000萬元改造修建。格位全免費,位置通過電腦搖號公平選擇。正常一畝地能建墓穴160個,而一畝骨灰堂能設置3000穴格位,安樂園一處就節地1000畝。
  “殯葬改革,政府最該做的是保基本、兜底線。”蘇州市殯葬協會會長朱慶華說,2011年蘇州實施全民普惠的殯葬惠民政策,全市修建82座公益性骨灰堂,逝者從火化、骨灰盒到入室安葬,全免費。普惠,還是有推動力的。如今,張家港、常熟已實現全境無墳頭,100%入葬骨灰堂;相城區、吳中區、太倉市也基本實現新增逝者入室安葬。
  實踐證明,殯葬改革從“入土”到“入室”,靠行政手段、靠說教不行,要有疏導渠道。鎮江市塘橋鎮骨灰堂遠看像賓館,內部裝修也非常講究,戶外統一建造祭品焚燒爐,既尊重風俗,又保護環境。
  “塘橋骨灰堂投入使用才兩年,已安放5170穴。過去人們不接受入室安葬,一是怕輿論,二是要攀比。現在搞均等化服務,大家都一樣不花錢,都體面。”鎮江市民政局副局長潘志堅說,去年市區兩級財政出錢,每個鄉鎮都建一座公益性骨灰堂,揚中市已無一座公墓,惠民殯葬政策普惠每一個人。儘管墓地和骨灰堂還要雙軌運行十年,但少占地、不占地是必然趨勢。
  存量墓地減2/3,衛星定位防擴建
  記者在吳中區鳳凰山、真山等多家墓園都看到遙感衛星定位樁。
  “只要公墓存在一天,就有人買。所以,我們通過縮減墓地用地,建公益性骨灰堂,堵疏結合,倒逼節地生態葬。”蘇州市民政局副局長陸榮林說。
  蘇州8800多平方公里山林均集中在吳中,這裡歷史上就是墓地集中地,幾乎各個山頭都有墓。私埋亂建,靠人去看,很難。去年在吳中區16家墓園內,蘇州國土、農林和規劃部門聯合安裝GPS定樁定位系統,聯網監測,杜絕私自擴建。不僅如此,蘇州還規定,存量墓地用地縮減2/3,10年後,墓園沒了地,將自行關閉。
  “蘇州是全省唯一沒有市屬經營性墓地的城市,政府沒有‘親兒子’,甩開膀子管。”陸榮林說,蘇州29家經營性公墓全為鎮級國有資產,墓地經營和市政府沒有關係。政企分離,管起來更公正。
  殯葬祭全過程,選生態的都有獎
  據民政部門調查,從殯儀、安葬到請客吃飯等事宜,我省普通家庭治喪花費在3萬-20萬元不等。今年3月,全省13個市均已實施惠民殯葬政策,每戶1000多元基本費全免。整個殯葬祭過程都需獎勵推動。蘇州、鎮江等地正醞釀建設鎮區殯儀服務中心,獎勵節儉辦喪,引導不擾民、少花錢的文明新風。
  揚中市去年規定,喪事72小時結束的,免除2000元殯葬費,採取生態葬的獎勵3000元。
  “前幾年,揚中老百姓治喪喜歡攀比,有些人竟在家中操辦十幾天。獎勵政策施行9個月,沒有一戶治喪超過3天的。多年陋習,一朝得改,也卸下居民沉重的治喪負擔。”揚中市民政局副局長魏曉明說。
  蘇州對生態葬獎勵最全:一家三口參加海葬旅途費用全免,再獎2000元;樹葬、花壇葬、壁葬等均獎勵1000元。以前居民喜歡攀比骨灰盒,現在蘇州市政府統一招標,向喪戶免費發放500元的骨灰盒,90%的人選免費的。張家港、太倉等地對主動進殯儀服務中心節儉文明辦喪的每戶獎勵2000元。
  “殯葬是為逝者做、給生者看的活動,註重生態和生命禮儀,應該是綠色殯葬的終極目標。”省民政廳社事處調研員張漢平說,臺灣雖未搞殯葬改革,但遺體火化率一直在90%以上,殯葬服務市場和生命禮儀文化繁榮,值得我們借鑒。
  本報記者 唐 悅  (原標題:疏堵結合,撬動節地生態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f62qfrc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