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30日,沙龍在內閣會議時表現出短暫沉默
  1973年,沙龍在突破蘇伊士運河後留影
  1982年7月,沙龍與妻子在空軍基地
  法新社援引以色列媒體的消息說,已經昏迷近八年的以色列前總理沙龍昨日在特拉維夫一家醫院逝世,享年85歲。據法新社報道,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辦公室宣佈,當地時間11日,該國前總理沙龍在特拉維夫附近的一家醫院去世。此前,沙龍因中風已昏迷8年之久。
  2005年12月18日,沙龍因輕度中風,住進位於耶路撒冷西南郊的哈達薩醫院進行治療,20日出院。次年1月4日晚,沙龍再度突發中風,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副總理奧爾默特暫時代行總理職權。
  2006年1月9日,醫療人員開始逐步喚醒沙龍的工作後,沙龍開始自主呼吸,但此後一直處於昏迷,同年4月,以色列內閣宣佈沙龍永久失去履行職權的能力,以色列政壇的“沙龍時代”至此正式結束。
  8年來,沙龍一直處於植物人狀態,並逐漸淡出媒體和公眾的視線。去年1月,以色列傳出官方消息,稱沙龍的身體狀況依舊,沒有好轉也沒有惡化。科學家當時宣佈,沙龍出現了“明顯大腦活動”,有專家表示,沙龍可能會蘇醒。
  2014年1月初,為沙龍提供醫療服務的醫院透露,沙龍病情嚴重惡化,儘管醫生設法使沙龍的身體機能保持穩定狀態,但包括腎臟在內的一些重要器官持續衰竭。
  多面沙龍
  年少從軍經歷 四次中東戰爭
  沙龍1928年出生於特拉維夫附近的馬拉勒村。沙龍的父母沙廖爾和維拉原籍俄羅斯,1922年他們懷著對“應許之地”的情感,加入當時世界各地猶太人涌入巴勒斯坦的移民浪潮,定居巴勒斯坦。沙龍從小生活在動蕩年月,14歲時參加了以色列建國前的猶太軍事組織,開始其軍人生涯。沙龍經歷了1948年至1973年阿以爆發的四次中東戰爭,歷任步兵團連長、戈蘭旅指揮官、傘兵旅旅長、北部軍區司令、裝甲師師長和南部軍區司令等職。沙龍的軍事天才在戰爭中發揮得淋漓盡致。
  政治生涯 歷任以色列政府高官
  1973年7月,沙龍從國防軍退役後參與組建利庫德集團。10月“贖罪日”戰爭爆發後,沙龍被緊急徵召出任裝甲師師長。戰後,他作為利庫德集團成員被選入議會,標志著其政治生涯的開始。
  1975至1976年,沙龍出任拉賓總理的高級安全事務顧問。1977年6月利庫德集團執政後,他歷任農業部長和國防部長等職。1982年6月,沙龍策劃和指揮了入侵黎巴嫩的戰爭。
  沙龍1985年出任內閣商業和工業部長,1990年至1992年出任沙米爾政府的住房部長,主持西岸和加沙地帶的定居點工作。1996年利庫德集團重新上臺執政後,沙龍在內塔尼亞胡政府中任國家基礎設施部長,1998年兼任外交部長。沙龍1999年出任利庫德集團領導人,併在2001年總理直接選舉中獲勝,成功組建了以色列第29屆聯合政府。
  強硬作派 曾引發巴以流血衝突
  沙龍在巴以問題上素以強硬著稱。沙龍曾一度反對巴以和談,反對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1998年,巴以在克林頓政府的努力下簽署了懷伊備忘錄。由於沙龍的強烈反對,巴以和談陷入僵局。2000年9月,沙龍強行進入有爭議的聖殿山地區,從而引發了一場嚴重的巴以流血衝突。
  沙龍出任政府總理後,逐漸調整其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的強硬立場,特別是在2002年6月美國總統布什提出有條件支持巴建國的中東和平計劃後,沙龍在巴以問題上的態度出現微妙變化。同年12月,沙龍首次提出一項巴勒斯坦建國方案,同意巴有條件建國。
  2003年5月,美俄等聯合推出了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巴以局勢一度出現緩和。由於以色列堅持其強硬政策,巴以衝突再起,“路線圖”計劃擱淺。同年11月,沙龍首次提出“單邊行動”計劃意向。2005年,以色列政府不顧國內右翼勢力的強烈反對,正式啟動單邊行動計劃,並於9月12日完成了從加沙地帶的撤離工作,從而結束了以對加沙地帶長達38年的占領。但這一舉動最終引發了利庫德集團的分裂。
  兩次婚姻 先後娶了一對姐妹
  沙龍經歷了兩次婚姻,先後娶了一對姐妹。
  1947年,以色列國成立的前一年春天,19歲的沙龍認識了之後成為他第一任妻子的戈莉。1953年結婚。1962年,戈莉遭遇車禍去世。之後,、沙龍請戈莉的妹妹莉莉來照顧5歲的兒子格爾。莉莉對姐夫非常崇拜。1963年,沙龍和莉莉結為夫妻。幾十年間,莉莉伴隨沙龍一起經受戰爭的血雨腥風,2000年,莉莉身患癌症離開人世。第二年,沙龍成功當選以色列總理,在發表勝利演說時講道:這一刻她雖沒能站在我身邊,我仍然思念她。
  評論
  鷹OR鴿
  他是最具爭議領袖之一
  作為衝突、爭端不斷的以色列國總理,加上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特別是他力排眾議、執意向前的執政風格,沙龍成為世界上最具爭議的政治人物之一。
  在軍旅中,無論作為士兵還是將軍,沙龍勇敢機智,被以色列人視為“英雄”,而在不少阿拉伯人的眼中他卻是一個“屠夫”;作為政治家,在有些人的眼中,他是只好戰的“鷹”,而在另一些人的眼中,他是只“好說話的鴿子”。
  在執政的5年中,他發動了數百次針對巴勒斯坦的“定點清除”行動,殺害了包括哈馬斯精神領袖亞辛在內的上百名巴激進派別領導人,將坦克、裝甲車開入巴勒斯坦城鎮圍剿巴武裝人員,圍困阿拉法特兩年多。他執政期間是巴以衝突最為慘烈,雙方傷亡最為慘重的時期。
  而另一方面,他又在未與巴勒斯坦進行討價還價的情況下,頂住國內右翼勢力強大的反對浪潮,單方面從加沙所有定居點和約旦河西岸的4個定居點撤離,將一個幾乎完整的加沙交給了巴勒斯坦方面。
  當用鐵拳對待巴勒斯坦時,沙龍遭到了國際社會和以色列國內左翼的強烈譴責,被稱為“好戰分子”;然而卻得到了右翼勢力的大力支持,稱“只有沙龍才能給以色列帶來安全”。
  而當沙龍決定撤離加沙定居點時,國際社會改變了對他的看法,認為他將是“能給中東地區帶來和平的人”,而以色列的右翼勢力卻將他視為“以色列的叛徒”。
  由於政治派別林立,鬥爭激烈,以色列57年的歷史中權力更迭頻繁。沙龍自2001年3月上臺以來已連續執政將近5年,併在此期間獲得了第二次大選,沙龍創造了執政時間最長的紀錄。如果不是此次病倒,沙龍完全可以沒有懸念地在2006年3月底獲得第三次大選勝利,再執政4年。
  沙龍是一名戰功卓著的領導人,這是他得到民眾支持的重要原因,然而這並不足以讓一個民族將領導權甚至民族的命運托付給他。
  2001年首次當選時,沙龍領導的利庫德集團在議會的120個議席中只獲得了20多個議席,而在2003年的大選中,利庫德獲得了40多個議席。雖然,在沙龍執政期間巴以衝突並沒有因沙龍的強硬政策而有所緩解,儘管這樣沙龍在以民眾中的支持率還在不斷上升。
  沙龍身體肥胖,行動遲緩,其貌不揚,不善於鼓動演講,也不善於與記者打交道。沙龍行動多於言論,他一般不向世人公開他的執政方針,甚至也不告訴他的選民下一步將做什麼,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他只是告訴選民“相信我吧,我可以把一切都擺平”。
  沙龍的確做到了許多以色列民眾想像不到的事情。自拉賓總理以來的歷屆總理都與巴已故領導人阿拉法特進行過有關巴勒斯坦問題的談判,由於以色列在占領問題上不占理,無論是溫和還是強硬,他們都在談判中處於劣勢,有的甚至敗下陣來。
  沙龍上臺後執行了不與阿拉法特談判的政策,併成功地對阿拉法特實行了“邊緣化”和“妖魔化”。他說服西方將“阿拉法特”視為中東地區的“恐怖分子”,並與之保持距離。阿拉法特被圍困在破敗不堪的官邸長達兩年多,即便他有渾身招數也無法施展。
  撤離加沙是以色列左翼的主張,然而在左翼當政時沒有哪位總理能做成這件事,而且被認為是不可能做成的事。沙龍作為右翼領導人,卻堅定而且幾乎完美地完成了這一巴以和平進程中的重大任務。
  沙龍倒下了,歷來尖刻的以色列右翼媒體停止了對沙龍的指責,並稱沙龍是以色列歷史上“最富魅力的領導人”;曾經詛咒過沙龍的宗教領袖拉比們也開始為沙龍祈禱;曾視沙龍為“屠夫”的阿拉伯人也開始擔心,沒有了沙龍,中東局勢將走向何方。巴勒斯坦首席談判代表埃雷卡特說,沙龍離開政壇將會“推翻所有游戲規則”。
  沙龍與中國
  曾給江澤民寫信表歉意
  在數十年的政治生涯中,媒體公開報道的沙龍訪華只有一次。那是1997年,沙龍以國家基礎設施部部長的身份到訪中國。外界已經很難瞭解當時他和中國的相關官員達成了什麼具體協議,但沙龍對這次訪問的記憶始終深刻。6年後當中國駐以色列大使潘占林離任前向沙龍辭行時,沙龍還對潘大使回憶了和中國的交往。他頗為動情地表示,如果有機會再去中國,希望再看看中以示範農場和其他科技合作項目。
  中以示範農場是1993年以色列總理拉賓訪華時和時任中國總理李鵬確定的。選址在北京通州。裡面彙集了以色列各種農牧業科技成果。此後每當有以色列高級官員訪問中國時,幾乎都會選擇到這裡參觀訪問。 1997年沙龍訪華時曾到這裡考察建設情況。
  實際上,沙龍在2004年曾經還有過一次訪華的機會。當年12月主管外交的國務委員唐家璇訪問以色列,這是2000年江澤民訪問以色列之後近5年來到訪該國的中國最高級別官員。當年江澤民訪問以色列之際,沙龍以利庫德集團主席的身份和江澤民晤面。雙方均表達了加強往來的意願。
  然而隨後爆出了“費爾康事件”,即美國向以色列施壓,迫使以色列撕毀向中國出售費爾康預警雷達的合同。這讓中以關係陷入低潮。
  在此事件中沙龍的角色頗為尷尬。前總理巴拉克中止了合同,而正是隨後接替巴拉克擔任總理的沙龍正式給江澤民寫信,對無法續約表達歉意,同時在退還中國1.9億美元前期費用之外,再賠償中國1.6億美元,共計3.5億美元巨款。
  唐家璇訪問以色列,實際上表明中以關係已經走出了那段低潮期。在和沙龍的會晤中,唐家璇代表中國領導人正式邀請沙龍訪華。
  然而由於沙龍此後專註於中東和談,訪華始終沒有成行。2006年沙龍中風後一病不起,訪華更是無從談起。
  從沙龍對中國的態度上看,他對發展對華關係也持一種積極的態度。比如2005年時任中國外長的李肇星訪問以色列時,沙龍對他坦言,以色列對中國的友誼高度重視。沙龍也曾對中國駐以色列大使潘占林“私語”,自己對中國經濟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印象頗深。
  本版綜合中新  (原標題:沙龍逝世 享年85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f62qfrc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